文艺快报

青春如诗,岁月如歌,音乐剧《高歌》北京上演,璀璨呈现陕北民歌独特魅力

11月21-22日,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榆林市榆阳区人民政府共同出品,作为2023年北京市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的音乐剧《高歌》,在北京保利剧院惊艳唱响。这部音乐剧,以陕北民歌为灵魂,以《黄河大合唱》等经典旋律为基底,融入流行、摇滚等多元风格,通过独特的艺术视角与演绎手法,全方位展现陕北民歌蕴含的独特文化魅力和老一辈文艺青年厚重的精神内核。


此次,“大戏看北京”2025展演季精品大戏单元展演项目音乐剧《高歌》的两场演出,在北京掀起观演热潮。两场演出吸引共计2000余名观众走进剧院,现场座无虚席。演出中,演员们以饱满的情感演绎青春励志故事,原创金曲轮番唱响,极具张力的表演与精美的舞台设计相得益彰。每首唱段落幕都引发全场共鸣。谢幕环节,演员们齐声唱响剧中歌曲。朗朗上口的音乐瞬间点燃全场,观众沸腾着加入齐唱,掌声与歌声交织震彻剧场。热血与感动在此刻漫溢,观众们一同高歌,定格最动人的时刻。


音乐剧《高歌》剧情梗概:

1944年,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引下,鲁迅艺术文学院音乐系宣传队队长战三河带领孟一秋、颜新维、钟大年、吴令钊、黎式风等鲁艺青年来到陕北榆林葭县的梨花茆村采风。他们结识了当地有着“天籁之音”的女村民兰兰,并在采风中虚心向李有源、山药蛋、榆钱花、响娃等乡亲们请教学习。通过采风,鲁艺的青年们历经了成长与收获,决心将“为人民而歌”的精神种子带到各地,生根发芽……


陕北榆林既是北方军事商贸重镇,更是浸润红色基因的革命热土,这里的烽火岁月孕育了不朽的红色精神。陕北民歌,作为这片黄土地上的瑰宝,流传于陕北的山坡、沟洼、田野、村落,是世世代代的陕北劳动人民,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用拦羊嗓子回牛声吟哼吼喊出的山野之声、里巷之曲。它既是黄土高原文化地理的反映,也是社会历史的反映。它根植于民间、来源于民间,具有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独特的审美文化魅力。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前身之一——中央歌舞团,在1952年成立伊始,就决定组建陕北民歌合唱队,作为我国第一支民歌合唱队,为民歌传承与创新和民间文艺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番,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联合榆林市榆阳区人民政府、榆林市榆阳区文化旅游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打造音乐剧《高歌》,将陕北民歌与现代音乐剧形式创新融合,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也让陕北文化焕发新魅力。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致力于通过音乐剧《高歌》,将陕北民歌这一文化瑰宝,打造成海内外观众认识陕北、读懂榆林的靓丽文化名片。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